生活垃圾中转站粉尘烟尘恶臭异味VOCs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7 发表时间:2025-04-21
案例一:深圳市某大型垃圾中转站废气治理项目
项目背景
该垃圾中转站位于深圳市某居民区附近,日均处理垃圾量达数百吨。由于垃圾腐败产生的恶臭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投诉频繁。为改善环境,中转站于2020年启动废气治理工程。
废气成分来源
- 恶臭气体:垃圾中的有机物腐败分解产生硫化氢(H₂S)、氨气(NH₃)、甲硫醇(CH₃SH)等。
- 颗粒物:垃圾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含有大量PM₁₀、PM₂.₅。
- 车辆尾气:运输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CO₂)、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ₓ)。
处理工艺流程
- 废气收集:
- 在垃圾压缩区、储存区和车辆出入口安装集气罩和吸风管道,确保废气有效收集。
- 预处理(喷淋塔):
- 废气首先进入水喷淋塔,通过水雾与废气接触,去除颗粒物和部分可溶性气体(如氨气)。
- 深度净化(高能离子除臭):
- 预处理后的废气进入微米高能离子除臭装置,通过电离反应分解恶臭分子,生成无害物质。
- 排放监测:
- 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排放气体中的污染物浓度,确保达标排放。
最终效果
- 除臭率:恶臭气体去除率 >99%,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 居民反馈:投诉率大幅下降,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运行成本:设备能耗低,无需化学药剂,维护成本较低。
案例二:某市垃圾中转站“水喷淋+UV光解+活性炭吸附”综合处理项目
项目背景
该垃圾中转站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处理大量生活垃圾,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及居民健康构成威胁。为响应环保要求,中转站采用多级处理工艺进行废气治理。
废气成分来源
- VOCs:垃圾中的塑料、纸张等挥发产生的苯系物、酯类等。
- 恶臭气体:垃圾腐败产生的硫化氢、氨气、甲烷等。
- 颗粒物:垃圾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处理工艺流程
- 废气收集:
- 通过集气罩和管道系统收集垃圾压缩区、储存区的废气。
- 预处理(水喷淋塔):
- 深度净化(UV光解+活性炭吸附):
- 预处理后的废气进入UV光解设备,利用紫外线分解有机物;
- 再通过活性炭吸附塔,进一步去除残留有机物和异味。
- 高空排放:
最终效果
- 污染物去除率:VOCs去除率 >85%,恶臭气体浓度显著降低。
- 排放达标:废气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 环境效益: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居民投诉率下降。
- 经济效益:处理设施运行稳定,能耗较低,长期运营成本可控。
技术对比与选择建议
处理技术 |
适用场景 |
优势 |
局限性 |
水喷淋+化学吸收 |
预处理,去除颗粒物和酸性气体 |
成本低,操作简单 |
对VOCs和恶臭气体去除率有限 |
生物滤池 |
低浓度、大风量废气处理 |
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 |
设备庞大,对温度敏感 |
UV光解+活性炭吸附 |
中低浓度VOCs和恶臭气体 |
高效去除有机物和异味 |
活性炭需定期更换,成本较高 |
高能离子除臭 |
居民区附近,需快速除臭 |
除臭率高,能耗低 |
对高浓度废气处理效果有限 |
选择建议:
- 居民区附近:优先选用高能离子除臭或UV光解技术,确保快速、高效除臭。
- VOCs浓度较高:采用“水喷淋+UV光解+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兼顾去除效率和经济性。
- 长期运行成本:生物滤池虽初期投资大,但运行成本低,适合处理大风量、低浓度废气。
以上案例展示了垃圾中转站废气处理的多种技术路径,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