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废水处理方案|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废水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6 发表时间:2025-05-07
锅炉废水介绍
锅炉废水是锅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含高浓度污染物废水,主要包括脱硫废水、排污水、清洗废水及冷却水等。其特点是pH值波动大、无机盐(如氯离子、硫酸盐)浓度高、重金属(如汞、铅)及悬浮物含量高。例如,燃煤锅炉脱硫废水中氯离子浓度可达10,000–20,000 mg/L,远超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若不处理直接排放,易导致水体酸化、土壤盐碱化及重金属污染。
锅炉废水来源与成分
主要来源
- 排污水:锅炉运行中为控制水质定期排放的浓缩水,占废水量80%以上,主要含钙、镁、硅酸盐结垢物。
- 脱硫废水:湿法脱硫工艺产生的废水,含高浓度氯离子、硫酸盐及重金属(如汞、铅)。
- 清洗废水:锅炉酸洗/碱洗后的废液,含强酸(如HCl)、强碱(如NaOH)及缓蚀剂残留。
- 冷却水排水:循环冷却系统排污,含阻垢剂、杀菌剂及盐分。
典型成分及危害
成分 |
浓度范围 |
危害 |
排放限值(GB 8978-1996) |
氯离子(Cl⁻) |
5,000–50,000 mg/L |
腐蚀管道,抑制微生物活性 |
≤1,000 mg/L |
硫酸盐(SO₄²⁻) |
2,000–10,000 mg/L |
形成硫酸钙垢,降低设备传热效率 |
≤600 mg/L |
悬浮物(SS) |
200–2,000 mg/L |
堵塞膜系统,影响后续处理 |
≤150 mg/L |
汞(Hg) |
0.01–0.5 mg/L |
生物累积性毒物,损害神经系统 |
≤0.05 mg/L |
pH值 |
2–12(波动剧烈) |
破坏水体酸碱平衡,影响水生生物 |
6–9 |
示例:某电厂脱硫废水氯离子浓度达15,000 mg/L,悬浮物1,200 mg/L,需多级处理才能达标。
锅炉废水处理案例
案例一:江西永冠科技锅炉排污水近零排放改造
背景:
江西永冠科技3台65蒸吨燃煤锅炉排污水量达5.6万吨/年,直接排放造成热能与水资源浪费,且废水含高浓度盐分(TDS>5,000 mg/L)。
处理方案:
- 余热回收系统:利用锅炉排烟余热蒸发浓缩废水,减少蒸汽消耗。
- 惰性载体干燥流化床:将浓缩液与高温二次风混合干燥,生成固体颗粒(盐分及悬浮物),经除尘器捕集后填埋。
- 水质回用:99%废水转化为蒸汽回用,仅0.1%固体残渣需处置。
成效:
- 节能:年回收蒸汽5.6万吨,节省燃煤1,200吨,折合成本628万元。
- 减排:CO₂年减排3,836吨,废水排放量减少99.9%。
- 经济性:投资1,500万元,年综合收益1,517万元,投资回收期<1年。
技术亮点:
- 余热利用降低蒸发能耗30%;
- 惰性载体(如陶瓷颗粒)避免盐分结垢,干燥效率>95% 。
案例二:江苏泰州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工程
背景:
泰州电厂百万机组脱硫废水15 t/h,氯离子浓度18,000 mg/L,硫酸盐8,000 mg/L,传统处理无法达标。
处理方案:
- 烟气余热浓缩:利用锅炉尾部烟气(120–150℃)蒸发废水至原体积10%,减少后续处理负荷。
- 结晶分盐:浓缩液经纳滤分离氯化钠与硫酸钠,分别结晶为工业盐(纯度>98.5%)。
- 干燥固化:剩余高浓液进入流化床干燥器,生成混合盐固体(含水率<2%)。
成效:
- 水质达标:出水氯离子<100 mg/L,硫酸盐<200 mg/L,满足回用标准。
- 资源化:年产工业盐1.2万吨(氯化钠售价300元/吨,硫酸钠500元/吨)。
- 成本:总投资8,000万元,吨水处理成本35元,较传统蒸发技术降低40% 。
技术对比:
技术 |
吨水能耗(kWh) |
盐回收率 |
投资成本(万元) |
传统多效蒸发 |
80–100 |
70% |
12,000 |
烟气余热+结晶分盐 |
30–40 |
90% |
8,000 |
关键处理技术及趋势
- 余热协同处理:利用锅炉烟气或蒸汽余热降低蒸发能耗,如杭州万得斯技术节能率>30%。
- 膜分离+分盐结晶:实现盐分资源化,降低固废处置成本(如泰州电厂盐产品年收益600万元)。
- 智能化控制:通过pH、电导率传感器实时调节加药量,减少药剂浪费(如某项目降低碱耗15%)。
结论:锅炉废水处理需针对高盐、高硬特点,采用“预处理减量+资源化回收+近零排放”组合工艺,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性。未来方向包括低成本分盐技术、余热高效利用及智能运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