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轮胎厂VOCs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21 发表时间:2025-04-22
橡胶轮胎厂废气处理典型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国内某大型轮胎企业(炼胶 + 硫化综合废气治理)
废气来源:炼胶车间密炼机、开炼机(粉尘、VOCs);硫化车间硫化罐(硫化氢、甲硫醇等恶臭气体)。
成分分析:
- 颗粒物:炭黑、橡胶粉尘(浓度 200-500mg/m³);
- VOCs:非甲烷总烃(NMHC)150-300mg/m³,苯乙烯 20-40mg/m³;
- 恶臭物质:硫化氢(H₂S)10-20mg/m³,甲硫醇(CH₃SH)5-10mg/m³;
- 其他:二氧化硫(SO₂)5-10mg/m³,氨(NH₃)3-5mg/m³。
处理工艺:
- 预处理:
- 炼胶废气:脉冲布袋除尘器(去除 99% 粉尘)+ 碱液喷淋塔(pH=9,中和酸性气体);
- 硫化废气:三级水洗塔(去除 80% 硫化氢)+ 除雾器(雾滴残留≤5mg/m³)。
- 核心处理:
- 活性炭吸附 + 脱附催化燃烧(RCO):
- 活性炭吸附箱(填炭量 10 吨,碘值≥800mg/g)处理低浓度废气;
- 脱附后的高浓度废气(NMHC 2000-3000mg/m³)进入 RCO(催化温度 280℃,Pt/Pd 催化剂)。
- 深度处理:
- 生物滤池(处理残留异味,填料为腐熟树皮 + 微生物菌剂)。
运行效果:
- 颗粒物:出口浓度<10mg/m³(GB 31572-2015 标准);
- VOCs:NMHC 去除率 95%,苯乙烯浓度<0.5mg/m³;
- 恶臭物质:硫化氢去除率 98%,甲硫醇浓度<0.001mg/m³;
- 经济性:投资 800 万元,年运行成本(电费 + 催化剂更换)120 万元,吨产品处理成本 0.8 元。
技术亮点:
- 分质处理:炼胶与硫化废气分别预处理,避免污染物相互干扰;
- 余热回用:RCO 产生的热量(约 300℃)用于活性炭脱附,节能 30%。
二、案例二:德国 Gummiwerk Kraiburg Elastik(废旧轮胎再生胶废气治理)
废气来源:废旧轮胎破碎、脱硫、热解(含油雾、炭黑、硫化氢)。
成分分析:
- 颗粒物:炭黑粉尘(浓度 500-800mg/m³);
- 油雾:矿物油(浓度 100-200mg/m³);
- VOCs:苯系物(20-50mg/m³);
- 恶臭物质:硫化氢(50-100mg/m³),二硫化碳(CS₂)10-20mg/m³。
处理工艺:
- 预处理:
- 静电除尘器(去除 99% 粉尘和油雾,压降<200Pa);
- 热交换器(将废气从 80℃降至 40℃,回收热量预热车间供暖系统)。
- 核心处理:
- 精细碳滤器:采用颗粒活性炭(粒径 2-4mm)吸附异味物质,穿透浓度≤0.01mg/m³。
- 深度处理:
- 低温等离子体(破坏残留有机物,能耗 10-15kWh / 千 m³)。
运行效果:
- 颗粒物:出口浓度<5mg/m³;
- 油雾:去除率 98%;
- 硫化氢:浓度<0.1mg/m³;
- 经济性:投资 300 万欧元,年运行成本(电费 + 换炭)25 万欧元,CO₂减排 205 吨 / 年。
技术亮点:
- 余热回收:废气热量用于车间供暖,完全覆盖冬季能耗;
- 安全设计:静电除尘器配置防爆泄压阀,避免油雾爆炸风险。
三、案例三:中策橡胶(炼胶车间 VOCs 深度治理)
废气来源:密炼机、开炼机(含炭黑、甲苯、苯乙烯)。
成分分析:
- 颗粒物:炭黑(浓度 300-500mg/m³);
- VOCs:甲苯 30-50mg/m³,苯乙烯 20-30mg/m³,NMHC 150-200mg/m³。
处理工艺:
- 预处理:
- 消石灰脉冲除尘器(去除 99.5% 炭黑,滤筒耐温 120℃)。
- 核心处理:
- 沸石转轮浓缩 + RTO:
- 沸石转轮(浓缩比 15 倍)将 NMHC 浓度提升至 2000-3000mg/m³;
- RTO(850℃,热效率 95%)处理后废气直接排放。
- 监测与控制:
- 在线 VOCs 检测仪(量程 0-2000mg/m³)联动风机变频控制。
运行效果:
- 颗粒物:出口浓度<5mg/m³;
- VOCs:NMHC 去除率 98%,苯乙烯浓度<0.1mg/m³;
- 经济性:投资 1200 万元,年运行成本(电费 + 天然气)180 万元,余热回收折合标煤 300 吨 / 年。
技术亮点:
- 沸石转轮优势:耐粉尘、耐水蒸汽,寿命可达 5 年以上;
- 智能化运维: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减少人工维护。
四、处理难点与共性解决方案
1. 成分复杂性
- 挑战:硫化废气含硫化氢、甲硫醇等恶臭物质,炼胶废气含炭黑粉尘和高浓度 VOCs,需分质处理。
- 对策:
- 硫化废气优先采用水洗 + 碱洗预处理;
- 炼胶废气需强化除尘(如消石灰脉冲除尘)。
2. 浓度波动性
- 挑战:开机 / 停机阶段 VOCs 浓度骤升(瞬时浓度可达 500mg/m³ 以上)。
- 对策:
- 采用 “预处理 + 缓冲罐” 设计,稳定废气浓度;
- RTO/RCO 系统配置自动稀释阀,防止超温。
3. 二次污染风险
- 挑战:活性炭饱和后未及时更换导致 VOCs 穿透;废活性炭(HW49)处置成本高。
- 对策:
- 安装压差传感器实时监测活性炭吸附状态;
- 优先选择沸石转轮(可再生)或生物滤池(无危废)。
4. 异味控制
- 挑战:橡胶废气嗅阈值低(如甲硫醇阈值 0.0001ppm),需深度处理。
- 对策:
- 生物滤池(处理低浓度异味)+ 低温等离子体(破坏大分子有机物);
- 植物液喷淋(中和残留异味)。
五、技术经济性对比与选型建议
工艺组合 |
投资成本(万元) |
运行成本(元 /m³) |
适用场景 |
推荐案例 |
活性炭吸附 + RCO |
500-800 |
0.2-0.3 |
中浓度(100-300mg/m³)、成分稳定 |
国内某大型轮胎企业 |
沸石转轮 + RTO |
1000-1500 |
0.1-0.2 |
大风量(>20000m³/h)、低浓度 |
中策橡胶 |
静电除尘 + 碳滤器 |
300-500 |
0.05-0.1 |
含油雾、高粉尘废气 |
德国 Gummiwerk Kraiburg |
生物滤池 + 低温等离子 |
100-200 |
0.03-0.05 |
异味为主、低浓度 |
中小轮胎厂异味治理 |
选型原则:
- 高浓度废气:优先选择 RTO/RCO(如中策橡胶案例);
- 异味敏感区域:生物滤池 + 植物液喷淋(如国内某大型企业案例);
- 含油雾废气:静电除尘 + 碳滤器(如德国案例)。
六、总结
橡胶轮胎厂废气治理需针对 “成分复杂、波动大、含杂质” 的特点,通过 “分质预处理 + 高效末端处理 + 智能运维” 实现稳定达标。典型案例表明,合理的工艺组合(如沸石转轮 + RTO)可将 VOCs 去除率提升至 98% 以上,同时通过余热回收降低运行成本 30% 以上。未来,随着碳减排政策推动,高效低耗的燃烧技术与资源化回收工艺(如活性炭再生、溶剂回收)将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