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机床车间油雾废气是指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液的使用和高温作用等因素,产生的含有矿物油、有机添加剂、金属微粒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成分的废气。这些油雾废气不仅会对车间环境和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设备产生不良影响,加速设备磨损和锈蚀,甚至存在易燃易爆风险。
切削液雾化:在高速切削、磨削过程中,切削液(如乳化液、矿物油)受到泵压喷射、刀具高速旋转冲击及高温蒸发的影响,形成直径在1-10微米的油雾颗粒。
润滑油挥发:机床导轨、液压系统泄漏的润滑油在高温下挥发,与空气中粉尘结合形成复合污染物。
设备润滑系统:机床轴承、齿轮等润滑部位运行时可能产生油雾。
矿物油:来自切削液中的基础油成分。
有机添加剂:切削液中添加的用于改善加工性能、防锈、冷却等功能的化学物质。
金属微粒: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和粉末。
挥发性有机物(VOCs):切削液在高温下挥发出的有机化合物。
其他杂质:可能包括微生物、重金属等,具体取决于切削液的成分和加工环境。
背景:该车间拥有约100台CNC设备,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油雾废气,导致车间内环境差,设备易受腐蚀,且存在安全隐患。 处理方案:
收集系统:在每台CNC机床上方安装集气罩,通过管道将油雾废气收集起来,输送到处理设备中。
预处理系统:采用旋风分离器去除油雾中的大颗粒油滴和杂质,减轻后续处理负担。
主体处理系统:采用静电除油器高效捕集0.1-5微米的油雾粒子,再通过冷凝回收系统回收液态油品。
后处理系统:设置活性炭吸附塔进一步净化残余的VOCs,确保排放达标。 处理效果:经过处理后,车间内的油雾浓度大幅下降,工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处理后的废气达到了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有效保障了工人的健康和生产安全。同时,通过回收液态油品,企业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降低了运营成本。 案例分析:该案例采用多级处理工艺,针对油雾废气的特点,实现了高效净化和资源回收。静电除油器对微小油雾粒子有较高的捕集效率,冷凝回收系统则减少了资源浪费,活性炭吸附塔进一步确保了排放达标,整体处理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背景:富士康某CNC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油雾废气,对车间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油雾废气浓度高,主要成分为矿物油、有机添加剂和金属微粒。 处理方案:
集中式治理方案:覆盖300+台CNC设备,通过负压管网收集油雾,结合静电吸附与VOCs深度治理模块,实现双效净化。
预处理系统:采用旋风分离器进行一级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油滴,降低后续处理负荷。
主体处理系统:运用多级净化工艺,包括物理拦截、静电吸附以及活性炭吸附等,高效去除油雾和VOCs。
后处理系统:通过HEPA过滤作为终端净化,确保排放气体颗粒物达标。 处理效果:处理后的废气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车间环境得到改善,工人健康得到保障。同时,系统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案例分析:该案例采用集中式治理方案,通过负压管网收集油雾,结合静电吸附与VOCs深度治理模块,实现了高效的油雾废气处理。多级净化工艺的应用,使得处理效果更加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应对高浓度油雾废气的处理需求,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