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厂废气怎么处理方法|食品饮料厂VOCs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6 发表时间:2025-04-29
食品饮料厂废气介绍
食品饮料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废气,主要来源于原料处理、加工、烹饪、发酵、烘烤、杀菌等环节。这些废气若未经有效处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并可能违反环保法规。其特点包括:
- 成分复杂:含有机物、异味、颗粒物、有害气体等;
- 排放波动大:与生产周期、工艺阶段相关;
- 可处理性差异:需针对不同成分采用差异化治理技术。
食品饮料厂废气来源与成分
废气来源
- 原料处理与加工:
- 农产品(果蔬、肉类、谷物等)清洗、分拣产生的粉尘和异味;
- 畜禽屠宰产生的血腥味、脂肪氧化异味。
- 加热与烹饪:
- 油炸、烘烤、蒸煮产生的油烟、挥发性有机物(VOCs);
- 燃料燃烧(天然气、柴油)产生的CO₂、NOx、SO₂。
- 发酵与酿造:
- 酒精、乳酸、醋酸等有机酸挥发(如白酒厂、酱油厂);
- 储罐呼吸废气(含乙醇、CO₂等)。
- 包装与消毒:
- 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产生的臭氧(O₃);
- 塑料包装热封产生的塑料异味。
主要成分
污染物类型 |
典型成分 |
危害与特点 |
颗粒物 |
粉尘、烟油、碳颗粒 |
堵塞设备,影响空气质量,可能携带微生物或过敏原。 |
有机物 |
VOCs(乙醇、乙酸、酯类)、异味物质 |
刺激性气味扰民,部分成分(如苯系物)具有毒性。 |
酸性气体 |
SO₂、NOx、HCl、有机酸(醋酸、乳酸) |
腐蚀设备,形成酸雨,危害呼吸道。 |
其他 |
臭氧(O₃)、CO₂、甲烷(CH₄) |
臭氧具强氧化性,温室气体排放需控制。 |
食品饮料厂废气处理案例
案例1:山东某烘焙食品厂废气治理项目
客户背景:
- 企业类型:大型面包、蛋糕生产企业,日产能50吨,主要设备为燃气烤箱、油炸线。
- 废气特点:
- 烤箱燃烧废气:含CO₂、NOx、颗粒物(面粉粉尘);
- 油炸工序废气:含油烟(VOCs)、异味(醛酮类物质);
- 排放规律:白天高峰,夜间低峰。
处理工艺:
- 分类收集:
- 烤箱燃烧废气单独收集,经“布袋除尘器+SCR脱硝”处理;
- 油炸废气经“静电除油+活性炭吸附”处理。
- 合并处理:
- 两类废气混合后进入“UV光催化氧化+碱液喷淋”系统,分解剩余VOCs并去除酸性气体。
- 排放监测:
- 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颗粒物、VOCs、NOx浓度。
处理效果:
- 颗粒物去除率≥95%,VOCs去除率≥90%,NOx排放浓度<200 mg/m³,达到《烘焙食品制造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7/T 3865-2024);
- 厂区异味显著降低,周边居民投诉减少90%。
技术亮点:
- 分类治理:针对燃烧废气和油烟分别预处理,避免交叉干扰;
- 资源回收: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面粉粉尘回用于生产,降低原料成本。
案例2:广东某屠宰场恶臭气体处理项目
客户背景:
- 企业类型: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业,日均屠宰量3,000头,主要废气来自待宰圈、屠宰车间、污水处理站。
- 废气特点:
- 高浓度恶臭气体:硫化氢(H₂S)、氨气(NH₃)、甲硫醇;
- 湿度大(>90%),含血污、毛发等颗粒物。
处理工艺:
- 预处理:
- 化学洗涤:
- 酸碱喷淋塔:使用NaOH溶液吸收H₂S、NH₃,反应生成Na₂S和NH₄Cl。
- 生物处理:
- 生物滤池:填充活性炭和微生物菌种,降解剩余恶臭物质,去除率≥90%。
- 深度净化:
- UV光解+臭氧氧化:分解微量残留异味,确保无臭排放。
处理效果:
- H₂S、NH₃去除率≥95%,出口恶臭浓度<100(无量纲),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 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年维护成本降低30%。
技术亮点:
- 组合工艺:化学洗涤快速去污+生物滤池长效分解,适应高浓度恶臭;
- 抗冲击设计:冷凝除湿+旋风除尘保障后续生物处理效率。
总结与建议
- 核心治理逻辑:
- 颗粒物/油烟:布袋除尘、静电除油、湿法洗涤;
- VOCs/异味:活性炭吸附、UV光催化、生物滤池;
- 酸性气体:碱液喷淋、SCR脱硝。
- 行业趋势:
- 源头控制:优化生产工艺(如改用电加热替代燃气);
- 资源化利用:粉尘回收、余热发电;
- 智能化管理:在线监测+自动调控系统提升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