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废水是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切削液、清洗液、乳化液等液体介质的使用。这类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油污、悬浮物等,若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浪费大量水资源,因此必须进行有效处理。
切削液使用:在CNC加工中,为了降低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摩擦,防止工件和刀具表面产生高温,常常使用切削液。随着切削液的循环使用,其中的杂质增多,需要定期更换,从而产生废水。
清洗过程:加工过程中,对工件和设备的清洗也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清洗液、切削液残留以及金属碎屑等。
乳化液更换:乳化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下降,需要更换,更换下来的乳化液成为废水。
切削液成分:切削液通常由极压润滑剂、防锈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等配制而成,含有难降解有机物、表面活性物质和油类物质等。
清洗液成分:主要包含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等,用于去除工件和设备表面的油污、杂质。
乳化液成分:由基础油、乳化剂、防腐剂等组成,在使用过程中会混入金属屑、油污等杂质。
金属离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进入废水中,形成金属离子,如钴、镍、锰、镉、汞等,这些离子废水毒性很大。
背景:河南某科技公司在通讯、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及零件清洗、研磨拖地等工序产生大量含油、切削液、清洗剂等成分的废水,废水总量为180m³/d,其中25m³/d高浓度废水单独收集。 处理工艺:
浓废水预处理:研磨、拖地两股浓废水经管道单独收集,首先进入隔油沉淀池,去除部分浮油同时沉淀废水中泥沙、金属颗粒等,浮油以带式撇油机定期排至池边专设的废油桶;隔油后浓废水进入浓废水调节池,以泵将其提升至压力溶气气浮设备,设备内前段为混凝破乳、凝聚区,通过定量投加破乳药剂、PAM,在搅拌机设定转速条件下进行破乳及凝聚反应,使废水中呈悬浮及乳化态的油及其他固体悬浮物形成胶羽状絮体,气浮设备底部释放器释放出的超细气泡粘附于这些絮体表面并将其浮至水面形成浮渣层,废水中的疏水性物质得到大部分去除,浮渣以刮渣机排至污泥槽中。
超滤处理:气浮出水在中间水桶内过渡,不合格时返回气浮进口经再次处理,通过泵将气浮出水输送到外置式管式膜组件中进行过滤,透过液不断排出,被超滤膜的微孔截留的浓缩液收集至浓缩液水箱,浓缩液经废油处理装置处理后废油定期委外处置。
生化处理:超滤出水与清洗废水均匀混合后进行生化处理,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的工艺,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处理效果:该工程于2013年底建成投产至今,处理效果稳定,出水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标准,工程经环保验收合格。 案例分析:该案例针对浓废水采用隔油、压力溶气气浮、超滤的预处理工艺,有效去除油类及悬浮物,降低污染物浓度,再与清洗废水混合进行生化处理,实现了废水的稳定达标排放,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背景:某加工厂排放的切削液废水较多,每天可达50吨,COD浓度超过20000mg/L,废水化学性质稳定、乳化程度强、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 处理工艺:
预处理:采用物理法和物化法的组合。物理法包括隔油沉淀池,用于去除浮在废水表面的浮油;物化法则包括破乳反应池和混凝气浮池,通过投加破乳剂、混凝剂、絮凝剂等药剂,使悬浮物和乳化态的油以气浮、刮渣的形式进行去除,除油效率能达到85%以上。
深度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化系统,采用水解酸化+好氧处理的工艺,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水解酸化阶段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好氧处理阶段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后处理: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通过投加PAM等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去除,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处理效果:该污水处理系统建成后,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当地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有效解决了加工厂的废水处理问题,降低了委外处理成本。 案例分析:该案例采用预处理、深度处理和后处理相结合的工艺,针对切削液废水的特点,实现了高效处理和达标排放。通过预处理去除大部分油类和悬浮物,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生化处理则进一步降解有机物,确保了出水水质达标,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上一主题: CNC数控加工中心切削液废水处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