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厂废水是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氰化物、酸碱及有机污染物的复杂废水。其特点是毒性强、成分复杂、水质波动大,若不妥善处理会对水体、土壤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例如,六价铬(Cr⁶⁺)具有强致癌性,氰化物(CN⁻)0.1mg/L即可致命,而镍(Ni²⁺)、铜(Cu²⁺)等重金属易在生物体内富集,引发慢性中毒。根据《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电镀废水需通过分质处理、资源化回收和末端深度净化实现达标排放或回用。
废水类型 | 来源工艺 | 典型污染物 | 水质特征 |
---|---|---|---|
前处理废水 | 酸洗、除油、抛光 | 酸/碱(H₂SO₄、NaOH)、油类、悬浮物 | pH 2-12,COD 200-1000mg/L |
含氰废水 | 氰化镀铜、镀锌、镀银 | 氰化物(CN⁻)、铜/锌/银离子 | CN⁻浓度50-500mg/L |
含铬废水 | 镀铬、钝化 | 六价铬(Cr⁶⁺)、三价铬(Cr³⁺) | Cr⁶⁺浓度20-300mg/L |
重金属废水 | 镀镍、镀铜、镀锌 | 镍(Ni²⁺)、铜(Cu²⁺)、锌(Zn²⁺) | Ni²⁺浓度50-200mg/L |
综合废水 | 混合废水、地面冲洗水 | 多金属离子、COD、悬浮物 | 成分复杂,水质波动大 |
重金属:Cr⁶⁺(致癌)、Ni²⁺(致敏)、Cu²⁺(肝肾损伤)
氰化物:剧毒,0.1mg/L致死,抑制细胞呼吸
酸碱:腐蚀管道,破坏水体pH平衡
有机物:表面活性剂、光亮剂,增加COD,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背景:园区集中30家电镀企业,日废水量5000m³,含Cr⁶⁺(80mg/L)、Ni²⁺(50mg/L)、CN⁻(120mg/L),需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限值。
处理工艺:
反渗透(RO)回用率70%,浓水蒸发结晶,实现“零排放”。
混凝沉淀:PAC+PAM混凝,pH 8.5沉淀,重金属去除率>95%。
生化脱氮:A/O工艺降解COD和氨氮,HRT 12h,COD从200mg/L降至50mg/L。
含氰废水:次氯酸钠两级破氰(pH 10-11,ORP 300mV→600mV),CN⁻去除率>99.9%。
含铬废水:硫酸亚铁还原(Cr⁶⁺→Cr³⁺),pH 2.5下反应30分钟,还原率>99%。
分质预处理:
综合处理:
深度处理:
效果:
Cr⁶⁺<0.1mg/L,Ni²⁺<0.5mg/L,CN⁻<0.3mg/L,达标排放。
年回收硫酸镍20吨,节约成本300万元,减少危废污泥量40%。
背景:镀锌/镀镍生产线,废水日处理量200m³,含Zn²⁺(150mg/L)、Ni²⁺(80mg/L)、COD 300mg/L,需回用于生产线。
处理工艺:
电絮凝:铝电极板,电流密度10A/m²,反应20分钟,Zn²⁺去除率90%。
离子交换:D001树脂吸附Ni²⁺,饱和后用6% HCl再生,Ni²⁺浓度从80mg/L降至0.2mg/L。
MBR膜生物反应器:PVDF膜孔径0.1μm,通量15L/(m²·h),COD降至30mg/L。
挑战与创新:
高盐废水(电导率8000μS/cm)导致膜污染,采用脉冲反冲洗+柠檬酸清洗,膜寿命延长至3年。
回用水替代60%新鲜水,年节水7.2万吨,降低水费50万元。
技术指标 | 化学沉淀法 | 膜分离技术 | 生物处理 |
---|---|---|---|
适用场景 | 高浓度重金属废水 | 低浓度废水深度回用 | 可生化性好的有机废水 |
运行成本 | 低(0.5-1元/吨) | 高(3-5元/吨) | 中(1.5-2元/吨) |
污泥产量 | 大(占废水体积10-20%) | 小(浓水需蒸发) | 中等(生化污泥) |
发展趋势 | 组合工艺(如沉淀+吸附) | 零排放集成系统 | 耐盐菌种开发 |
结论:电镀废水需通过分质分类处理+资源化回收实现高效治理。典型案例表明,化学还原+膜技术可有效去除重金属,而离子交换+生物处理适合低浓度废水回用。未来方向是开发低耗高效的一体化设备(如电催化氧化)和智能化监控系统。
上一主题: 电镀厂电镀园区高COD高BOD高氨氮高盐废水处理方法
下一主题: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