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废水是指 pH 值显著偏离中性(通常 pH < 6 或 pH > 9)的工业废水。其来源广泛,主要来源于化工、金属加工、电镀、制药、纺织印染等行业。酸性废水常见于矿山排水、湿法冶金、钢材酸洗、化工制酸、制药等过程,主要含有硫酸、盐酸、硝酸等无机酸及少量有机酸,还可能含有重金属离子。碱性废水常见于印染、造纸、制革、炼油等行业,主要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氨水等碱性物质,也可能含有有机碱类物质。
以下是两个酸碱废水处理案例:
客户案例背景 :该厂产生的酸性废水主要来源于烟草薄片车间的烟草薄片加工过程,废水呈酸性,含有烟梗中的糖类、木质素等有机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类物质。
处理工艺及过程 :采用 “格栅 + 调节池 + 中和反应池 + 气浮装置 + 生化池 + 二沉池” 的工艺。废水经格栅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均匀水质和流量,再进入中和反应池投加熟石灰调节 pH 至中性,使废水中的酸与熟石灰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钙等沉淀,沉淀通过重力作用沉降去除。随后废水进入气浮装置,在气浮过程中投加 PAM/PAC,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与气泡黏附后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经刮渣机去除浮渣后的废水进入生化池,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低废水的 COD。最后,废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达标排放。
案例分析 :该工艺针对酸性废水的特点,首先通过中和反应调节 pH,去除大部分酸性物质和部分悬浮物,降低了废水的腐蚀性和对后续生化处理的抑制作用。气浮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为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生化处理则有效降解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使废水的 COD 大幅降低,最终实现达标排放,确保了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客户案例背景 :该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酸碱废水,其中酸性废水主要含有盐酸、硫酸等无机酸,碱性废水主要含有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废水的 pH 值波动较大,且废水中还含有部分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处理工艺及过程 :采用 “酸碱中和 + 混凝沉淀 + 生物处理” 的工艺。首先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中和反应,使废水的 pH 值调节至接近中性。然后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等凝聚成较大的颗粒,通过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生物处理系统,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同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案例分析 :该工艺充分利用了酸碱废水自身的特点,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实现了 pH 值的初步调节,减少了后续处理的难度和成本。混凝沉淀处理有效去除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胶体物质,降低了废水的浊度和色度。生物处理则针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实现了有机物的深度降解,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去除重金属离子,确保了废水排放的水质安全,避免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