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厂VOCs废气处理案例|烟草厂废气怎么处理|卷烟厂废气如何处理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4 发表时间:2025-04-28
卷烟厂废气介绍
卷烟厂废气主要来源于烟草加工、辅料生产及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异味物质。其成分复杂,包含烟草碎屑、焦油烟雾、有机酸、萜烯类化合物等,需通过高效治理技术实现达标排放。
卷烟厂废气来源与成分
来源
- 烟草加工工艺:
- 烘烤与发酵:烟草烘烤产生的高温烟气(含CO、颗粒物);
- 切丝与卷制:烟草碎屑、粉尘及残留VOCs;
- 烘干与润湿:蒸汽携带的有机异味(如糠醛、甲基乙基酮)。
- 辅料生产:
- 卷烟纸涂布:溶剂型涂料挥发的甲苯、乙醇等;
- 滤嘴成型:胶水加热产生的丙烯酸酯类VOCs。
- 锅炉与能源系统:
成分特点
污染物类型 |
主要成分 |
危害 |
颗粒物 |
烟草粉尘、碳黑 |
PM₂.₅污染,爆炸风险 |
VOCs |
苯、甲苯、萜烯类、醛类(甲醛、乙醛) |
臭氧前体物,刺激性气味 |
恶臭气体 |
氨、硫化氢(H₂S)、甲基吲哚 |
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
其他 |
焦油烟雾、CO |
致癌物,危害呼吸系统 |
卷烟厂废气处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省级卷烟厂“活性炭纤维吸附+催化燃烧”工艺
背景:
某年产量50万箱的卷烟厂,在切丝、烘丝工序产生高浓度VOCs废气(风量80,000 m³/h,甲苯浓度峰值达200 mg/m³),需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及地方VOCs特别限值(≤50 mg/m³)。
处理工艺:
- 预处理:
- 旋风除尘:去除烟草粉尘(效率>90%);
- 降温喷淋:将废气温度从120℃降至40℃,保护后续设备。
- 核心处理:
- 活性炭纤维(ACF)吸附:采用蜂窝状ACF,比表面积>1,500 m²/g,吸附容量达30%甲苯;
- 催化燃烧(CO):吸附饱和后,通过氮气脱附再生,高浓度VOCs(浓度提升至800 mg/m³)进入CO装置,在铂催化剂作用下氧化为CO₂和H₂O(净化率>99%)。
- 排放监测:出口VOCs<10 mg/m³,颗粒物<20 mg/m³,远低于国标。
技术亮点:
- 高效吸附:ACF吸附速率快,适应生产线频繁启停;
- 热回收利用:CO反应热用于烘丝工序,年节约燃气费约150万元;
- 长效稳定:催化剂寿命>2年,维护成本低。
成效:
- 年减排VOCs约7吨,避免环保罚款超200万元;
- 处理成本约28元/千立方米,较传统活性炭颗粒吸附降低30%。
案例二:某合资卷烟企业“生物滤池+UV光解”组合技术
背景:
某外资卷烟公司(年产量20万箱)因扩建需解决低浓度恶臭废气问题(风量50,000 m³/h,臭气浓度≥2,000[无量纲]),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及烟草异味(甲基吲哚、糠醛)。需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一级标准。
处理工艺:
- 预处理:
- 碱液洗涤:NaOH溶液吸收酸性气体(H₂S去除率>95%);
- 除湿冷却:将废气湿度从90%降至<70%,避免生物滤池堵塞。
- 核心处理:
- 生物滤池:
- 填料为火山岩+椰壳纤维,接种嗜臭假单胞菌;
- 停留时间60秒,对氨、硫化氢及异味去除率>90%;
- UV光解:185nm+254nm双波长紫外线分解残余VOCs(如甲苯、醛类),防止微生物中毒。
- 排放监测:出口臭气浓度<200[无量纲],VOCs<15 mg/m³,无感官异味。
技术亮点:
- 绿色经济:生物滤池运维成本<5万元/年,能耗仅3 kWh/千立方米;
- 抗冲击负荷:UV光解作为应急单元,保障突发高浓度废气达标;
- 景观融合:滤池表面种植绿植,与厂区环境协调。
成效:
- 处理后废气无臭,周边居民投诉率下降100%;
- 投资成本较传统化学洗涤法降低40%,回收填料可重复利用。
总结与建议
- 技术选型原则:
- 高浓度VOCs:活性炭纤维/分子筛吸附+催化燃烧(CO/RCO);
- 低浓度恶臭:生物滤池+UV光解(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
- 关键优化方向:
- 预处理除尘除湿提升核心设备寿命;
- 热回收(如CO余热利用)降低运行成本。
- 合规性要求:需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重点区域需执行特别限值(VOCs≤20 mg/m³)。
- 未来趋势:低温等离子体、AI智能调控生物滤池等技术将推动卷烟废气治理向“低碳化-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