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厂废气处理方法|食品加工厂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5 发表时间:2025-05-19
食品厂废气来源与处理案例综合解析
一、食品厂废气来源
食品厂废气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涵盖 有机挥发物(VOCs)、颗粒物、酸性气体及异味物质 等污染物,具体包括以下关键环节:
1. 原材料处理
- 果蔬清洗与切割:水果、蔬菜清洗时,表面微生物、糖分及有机物挥发,释放醇类、酯类等VOCs。
- 肉类加工:屠宰、分割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产生氨气(NH₃)、硫化氢(H₂S)等异味气体。
- 粮食仓储与破碎:谷物破碎、筛分产生粉尘,发酵过程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如乙酸乙酯)。
2. 热加工环节
- 油炸与烘焙:油脂高温分解产生油烟(含脂肪酸、丙烯醛等),烘焙过程中香料挥发形成异味物质。例如,面包烘焙车间废气中PM₂.₅浓度常超 50 mg/m³ 。
- 蒸煮与杀菌:蒸汽锅炉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x)及烟尘。
3. 发酵与包装
- 酒类与乳制品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生乙醇、二氧化碳及硫化物(如H₂S),部分酒厂废气中含 200-500 mg/m³ 的VOCs。
- 包装材料使用:油墨、胶水释放苯系物(甲苯、二甲苯)及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4. 辅助环节
- 污水处理站:厌氧池释放沼气(含甲烷)、氨气及硫化氢。
- 设备维护:焊接、切割作业产生金属蒸气及焊烟。
关键数据:
- 油炸车间油烟中PM₂.₅占比达 60% ;
- 包装环节VOCs浓度可达 150-300 mg/m³ 。
二、废气处理典型案例
案例1:某大型速冻食品加工厂(年产值10亿元)
- 背景:油炸车间油烟(含VOCs及PM₂.₅)、发酵车间H₂S/NH₃超标,多次遭居民投诉,面临停产整改。
- 处理方案:
- 源头控制:在油炸锅、蒸煮罐安装 局部排风罩,管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风量设计 5-8 m³/min/台 。
- 预处理:
- 离心分离+静电吸附:去除80%油脂颗粒(粒径>5 μm),出油率≤5%;
- 自动清洗系统:定期高压冲洗,防止油垢堆积。
- 核心净化:
- 生物滤池:改性火山岩填料降解H₂S/NH₃,去除率≥90%;
- 活性炭吸附:VOCs吸附容量≥1.0 kg/m³,甲醛去除率≥95%。
- 热能回收:利用净化余热预热生产用水,节能 20% 。
- 成效:
- 废气排放达标,年节省处理费 150万元 ,电费降低 40% ;
- 获评“省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居民投诉率下降 95% 。
案例2:某果汁饮料厂(含果酸废气)
- 背景:生产过程中果酸、有机溶剂废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影响员工健康及周边环境。
- 处理方案:
- 收集系统:集气罩覆盖压榨、调配工位,废气收集率 95% 。
- 分级处理:
- 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去除大颗粒物;
- 酸碱中和塔:中和果酸废气(pH调节至6-8);
- 活性炭吸附:末端净化VOCs,排放浓度≤15 mg/m³。
- 成效:
- 废气达标排放,通过ISO 14001认证;
- 厂区异味消除,员工职业病发生率归零。
案例3:某预制菜加工厂(油脂废气治理)
- 背景:油炸工序油烟及蒸汽混合废气,周边居民强烈投诉。
- 处理方案:
- 静电净化+湿式洗涤:
- 静电除尘器:去除细微颗粒物(效率≥95%);
- 碱液喷淋塔:中和酸性气体,同步降温。
- 热能回收:利用废气余热预热新风,年节能 60万元 。
- 成效:
- 油烟去除率≥95%,H₂S浓度≤5 mg/m³;
- 运营成本降低 30% ,获环保部门认可。
三、主流处理技术对比
技术 |
适用场景 |
优势 |
局限 |
生物滤池 |
低浓度异味(H₂S、NH₃) |
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 |
占地面积大、启动周期长 |
静电除尘 |
高浓度油烟、PM₂.₅ |
效率>95%、能耗低 |
需定期清洗电极 |
活性炭吸附 |
VOCs、苯系物 |
深度净化、可再生利用 |
更换成本高(3-6个月/次) |
催化氧化 |
高浓度VOCs(>500 mg/m³) |
无二次污染、热能回收 |
投资高(>200万元) |
行业趋势:
- 技术集成:如“静电除尘+生物滤池+活性炭”组合工艺,实现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 智能化管理: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调控设备参数,运维成本降低 25% ;
- 资源化利用:回收油脂制成生物柴油,木屑发酵生产有机肥。
总结
食品厂废气治理需根据 污染物类型、浓度及经济性 选择工艺:
- 高浓度油烟:优先采用 静电除尘+湿式洗涤(案例3);
- 异味与VOCs混合废气:适用 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案例1、2)。
典型案例表明,通过 源头封闭、分级净化、热能回收,企业可同步实现环保合规、降本增效与社会责任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