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厂废气处理方法有哪些?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5 发表时间:2025-05-19
一、食品厂废气来源介绍
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以下环节:
-
原料储存与发酵
- 粮食、果蔬等原料在储存过程中因微生物作用产生发酵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同时释放醇类、醛类等挥发性物质。
- 冷藏库中肉类可能散发氨气(NH₃)、硫化氢(H₂S)等异味气体,尤其在储存不当或变质时。
-
食品加工过程
- 切割、清洗:产生粉尘、水汽及蔬菜硫化物、水果香气等挥发性物质。
- 油炸:食用油高温氧化分解产生油烟,含苯、甲苯、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 烘烤:释放醛类、酮类、酯类等有机化合物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燃烧废气。
- 调味料加热:添加剂、调味料受热挥发产生异味气体。
-
包装材料
- 塑料包装生产过程中释放苯乙烯、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
废水处理
-
清洁与消毒
二、食品厂废气处理案例详情
以下是不同食品厂类型的废气处理典型案例及技术方案:
案例1:大型速冻食品加工厂废气处理
- 背景:油炸车间产生大量油烟(VOCs及PM2.5),发酵车间释放硫化氢(H₂S)及氨气(NH₃),包装车间异味刺鼻,多次因臭气浓度超标被投诉。
- 处理工艺:
- 源头控制:在油炸锅、蒸煮罐等产污点安装局部排风罩(风量5-8m³/min/台),采用304不锈钢管道减少油脂黏附。
- 预处理:离心分离+静电吸附技术去除80%以上油脂颗粒(粒径>5μm),出油率≤5%。
- 生物除臭:生物滤池填充改性火山岩+植物纤维复合基质,微生物降解H₂S、NH₃(去除率≥90%)。
- 深度净化:活性炭吸附塔处理残留VOCs(动态吸附容量≥1.0kg/m³),热氮气循环再生系统保障吸附效率。
- 排放:离心风机将净化后废气通过30米高空烟囱排放。
- 效果:废气浓度达标,臭气浓度≤20(无量纲),年节省运维成本超¥200万。
案例2:果汁饮料厂废气处理
- 背景: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果酸、有机溶剂的废气,具有刺激性气味。
- 处理工艺:
- 收集:集气罩+管道系统集中收集废气。
- 预处理: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去除大颗粒。
- 化学洗涤:碱液中和酸性气体(如醋酸)。
- 吸附:活性炭塔吸附有机物,高空排放。
- 效果:排放浓度低于国家标准50%,改善厂区环境。
案例3:肉类加工厂废气处理
- 背景:屠宰及加工过程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 处理工艺:
- 生物滤池:利用微生物代谢分解有机物和恶臭物质(H₂S、NH₃去除率≥90%)。
- 化学洗涤:酸碱溶液吸收残留酸性/碱性气体。
- 活性炭吸附:进一步吸附异味和有机物。
- 效果:排放浓度达标,周边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案例4:饼干生产厂油烟治理
- 背景:烘焙过程产生油烟及醛、酮、酯类废气。
- 处理工艺:
- 高效过滤: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物和烟尘。
- 活性炭吸附:吸附有机物(如醛类、酯类)。
- 高空排放:通过烟囱排放净化后废气。
- 效果:排放浓度达标,车间空气质量提升。
三、食品厂废气处理技术总结
- 物理法:活性炭吸附(适用中小风量、高浓度VOCs)、高效过滤(去除颗粒物)。
- 化学法:酸碱洗涤(中和酸性/碱性气体)、光催化氧化(分解难溶有机物)。
- 生物法:生物滤池(降解H₂S、NH₃等恶臭气体)。
- 组合工艺:预处理+吸附+催化氧化(应对复杂成分废气)。
四、推荐技术方向
- 分源治理:针对不同工序(如油炸、发酵)单独设计处理系统。
- 资源化利用:如热能回收(生物滤池产热用于生产或供暖)。
- 智能化监控: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调控设备参数,确保稳定达标。
通过合理选择工艺和技术,食品厂可实现废气高效处理与环保合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