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厂废气怎么处理方法|印刷厂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22 发表时间:2025-04-08
案例一:某小型包装印刷企业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企业主要从事各类产品包装的印刷业务,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企业排放的印刷废气成为重点监管对象。此前,企业未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车间内气味刺鼻,周边环境也受到影响,经常收到居民投诉,因此急需进行废气治理以满足环保要求和改善工作环境。
- 废气成份来源: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油墨、稀释剂、润版液等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乙酸乙酯等。在印刷过程中,这些有机溶剂会挥发到空气中,形成印刷废气。此外,印刷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也会加速有机溶剂的挥发。
- 处理工艺流程:
- 收集系统:在印刷机、干燥设备等废气产生源上方安装集气罩,通过管道将废气收集起来,引入废气处理系统。集气罩的设计根据设备的形状和布局进行优化,确保废气收集效率达到 90% 以上。
- 活性炭吸附:收集后的废气首先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将废气中的 VOCs 吸附在其表面。活性炭吸附装置采用颗粒状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当活性炭吸附饱和后,通过蒸汽脱附进行再生,脱附出的 VOCs 经过冷凝回收,可重新作为溶剂使用。
- 最终效果:经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车间内的刺激性气味明显减轻,工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经环保部门检测,排放的废气中 VOCs 浓度从原来的 800mg/m³ 降低到 50mg/m³ 以下,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排放标准,周边居民的投诉也大幅减少,企业顺利通过环保验收,避免了因废气排放不达标而面临的处罚。
案例二:某大型书刊印刷企业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企业是一家大型书刊印刷企业,拥有多条先进的印刷生产线,生产规模大,废气排放量大。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环保压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决定投资建设一套高效的印刷废气处理系统。
- 废气成份来源:除了油墨、稀释剂等有机溶剂挥发产生的 VOCs 外,该企业在印刷过程中还使用了大量的纸张,纸张在干燥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量的水蒸气和少量的挥发性物质。此外,印刷车间内的空气在循环过程中会携带一些灰尘和纤维等颗粒物。
- 处理工艺流程:
- 预处理:废气首先通过初效过滤器,去除其中的灰尘和纤维等颗粒物,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设备,影响处理效果。然后进入转轮浓缩系统,利用转轮的吸附和脱附功能,将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浓缩成高浓度、小风量的废气,提高废气的处理效率。
- 催化燃烧:经过转轮浓缩后的高浓度废气进入催化燃烧装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VOCs 在较低的温度(250 - 350℃)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催化燃烧装置具有燃烧效率高、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 最终效果:该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后,企业车间内空气质量良好,无明显异味。经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废气中 VOCs 的去除率达到 95% 以上,排放浓度低于 30mg/m³,远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企业的环保投入不仅使其顺利通过环保检查,还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为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案例三:某标签印刷企业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标签印刷企业专注于各类高端标签的印刷生产,产品质量要求高,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油墨和胶水等材料较为特殊,产生的废气成分复杂,治理难度较大。企业为了满足环保要求,同时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决定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来解决废气排放问题。
- 废气成份来源:标签印刷中使用的特种油墨和胶水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如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聚氨酯等,这些物质在印刷和干燥过程中会挥发产生废气。此外,为了提高标签的附着力和耐磨性,部分工艺还会使用一些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废气的复杂性。
- 处理工艺流程:
- 冷凝回收:废气首先进入冷凝装置,通过降低废气的温度,使其中的部分高沸点有机溶剂冷凝成液态,实现回收利用。冷凝回收可以有效降低废气中有机物的含量,减轻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
- 生物净化:经过冷凝回收后的废气进入生物净化装置,装置内填充有专门培养的微生物填料。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生物净化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 深度净化:为了确保废气达标排放,经过生物净化后的废气再通过活性炭吸附 - 脱附装置进行深度净化,进一步去除废气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
- 最终效果:通过采用多种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该企业的印刷废气得到了有效治理。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加舒适。经检测,排放的废气中各项污染物浓度均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企业的环保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