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苯胺,也被称为4,4'-二氨基联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染料制造行业。其化学性质与苯胺类似,能够与亚硝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这种盐再与芳香胺或酚偶联,可以生成多种偶氮染料。联苯胺不仅是偶氮染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可用于合成超过300种染料,而且具有色质好、染色快速的特点。此外,联苯胺还被用作聚氨酯橡胶与纤维生产中的扩链剂,以及在法医学中作为测定单醛糖和过硫酸铵的试剂。
然而,联苯胺及其衍生盐都具有毒性,且被证实具有致癌性。固体及蒸汽状态的联苯胺都容易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引发接触性皮炎,刺激黏膜,损害肝脏和肾脏。因此,与联苯胺相关的膀胱癌、肾盂癌等疾病成为染料行业工人的职业病。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联苯胺列入1类致癌物清单中。鉴于其毒性和致癌性,联苯胺正在逐渐被其他更加安全的物质所替代,如磺化二氨基-N-苯甲酰苯胺等。
联苯胺废水主要来源于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联苯胺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由硝基苯还原生成氢化偶氮苯,再经重排制得。这一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中pH值约为2,化学需氧量(COD)高达5000-7000mg/L,并含有约3000~5000mg/L的邻氯苯胺等有机物。这些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毒性大,用常规的方法难以进行有效处理。
此外,联苯胺废水还具有色度高、盐分高、难降解等特点,使得其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针对联苯胺废水的特点,通常采用以下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预处理:首先,对废水进行pH值调整,使其适合后续处理。然后,通过格栅、沉淀池等设施去除废水中的大块悬浮物和杂质。
物化处理:采用吸附法、萃取法、膜分离法等物理方法,或运用高级氧化工艺等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度。其中,树脂吸附法常用于处理高浓度的联苯胺废水,通过调整废水的pH值,使废水通过两段树脂吸附塔,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生物处理:在物化处理后,废水进入生物处理阶段。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然而,由于联苯胺废水的高毒性和难降解性,生物处理效果可能受限。因此,在选择生物处理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微生物的适应性和处理效率。
深度处理:经过生物处理后,废水仍需进行深度处理,以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分离等。
消毒处理:最后,对出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水质安全。
以下是一个联苯胺废水处理的案例:
某染料厂在生产联苯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邻氯苯胺等污染物。为保护环境并满足环保要求,该厂引进了先进的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上述工艺流程,通过预处理、物化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及消毒处理等环节,成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色度等指标降至国家排放标准以下。
在处理过程中,该厂首先通过格栅和沉淀池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然后调整废水的pH值。接着,采用树脂吸附法处理废水,通过两段树脂吸附塔有效去除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邻氯苯胺。在生物处理阶段,该厂选择了适应性强、处理效率高的微生物进行降解。最后,通过活性炭吸附和消毒处理,确保了出水水质的安全和达标。
经过这套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该染料厂的联苯胺废水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并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这一案例不仅解决了联苯胺废水排放问题,还提高了企业的环保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联苯胺废水处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进行处理。通过预处理、物化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及消毒处理等步骤,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同时,企业也应加强环保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同推动行业的绿色发展。
上一主题: 食品废气处理治理方案|食品厂废气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