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废水怎么处理|切削液废水如何处理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4 发表时间:2025-05-20
切削液废水来源
切削液废水主要来源于金属加工行业的切削、研磨、铣削、钻孔等工艺过程中用于冷却、润滑和清洗的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切削液会与金属切屑、加工粉尘、油污等污染物混合,同时由于长时间使用导致性能降低、发生腐败变质,需要定期更换,从而产生大量的切削液废水。
切削液废水成分
- 油类2:包括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等,如石蜡基油等,还含有多环芳烃(PAHs)等致癌物,使用后部分油类会流入废水中,使废水具有一定的毒性和难以降解性。
- 添加剂2:有极压剂(如硫磷化合物)、抗磨剂(如二硫化钼)、表面活性剂(如聚乙二醇)、防泡剂、杀菌剂、防锈剂、乳化剂等,这些添加剂使废水化学性质稳定,可生化性差。
- 重金属离子15:如铬、镉、铜、锌、镍、铁、铝等,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长期排放会导致土壤重金属富集。
- 固体颗粒15: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切屑、砂粒等,会随着切削液一同流入废水中,影响水质,还容易堵塞管道和设备。
- 水15:切削液废水中水的含量很高,通常占总体积的 90% 以上。
切削液废水处理案例详情
- 案例一1
- 项目背景:某机械加工厂使用水基切削液,废水 COD 浓度在 20000mg/L 以上,石油类浓度在 1000mg/L 左右。
- 处理工艺:采用 “隔油调节池 + 混凝气浮法” 预处理,去除石油类物质,除油率可达 90% 以上;后续采用 “水解酸化法 + 接触氧化法” 作为生化处理系统。
- 处理效果:出水 COD 浓度低于 150mg/L,达到排放标准。
- 案例二1
- 项目背景:某机械制造企业的切削液废水含有更多有机物和石油类物质,COD 浓度超过 30000mg/L,可生化性很差。
- 处理工艺:预处理采用高级氧化法,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生化处理采用 UASB 反应器去除更多有机物,降低废水 COD 浓度,最后通过好氧生物处理。
- 处理效果:切削液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 案例三4
- 项目背景:上海某机械加工企业的废水主要为车间机械加工的切削废水和清洗废水,含油切削液废水有机物含量大,含大量油分,水质波动大,难于生化且化学稳定性较高。
- 处理工艺:采用物化预处理 + 生化工艺进行处理,物化工艺采用混凝气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的乳化油分,然后进行生化处理,生化工艺采用 MBR 处理。
- 处理效果:经处理系统出水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 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切削液废水难点
- 成分复杂1:含有多种添加剂、油类、重金属离子等,化学性质稳定,可生化性差,不同类型的切削液废水成分差异大,增加了处理难度。
- 高浓度有机物3:油类、乳化剂等有机物含量高,COD 和 BOD 值较高,难以通过传统方法快速有效去除。
- 乳化稳定性2:表面活性剂使油滴粒径小,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传统物理法如隔油难以实现油 - 水分离。
- 重金属污染2:重金属离子会对土壤、水体等造成长期污染,且在处理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工艺和药剂进行去除和回收,增加了处理成本和复杂性。
- 处理成本高5:由于废水中悬浮颗粒物和溶解物种类繁多且难以分离,传统处理方法往往需要高昂的成本投入,如采用高级氧化法、膜分离等技术时,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 环境污染风险5:若处理不当,切削液废水可能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同时违规排放还会面临法律风险和环保压力。